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 中科院地球所

法国构造岩石学家Phillipe Agard教授和德国岩石学家Timm John教授访问我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9-08 | 【打印】 【关闭】 浏览:

应我实验室高俊研究员的邀请,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教授Phillipe Agard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Timm John于8月17日至28日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他们首先赴新疆考察了西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并指导研究生进行野外构造填图。随后,来我所作了两场精彩学术报告。

Phillipe Agard教授是国际著名构造岩石学家,欧洲玛丽居里ZIP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在Alps、伊朗、New Caledonia和中国的西南天山等地区进行俯冲杂岩相关的构造岩石学研究,涵盖大地构造和区域构造动力学、俯冲带过程、高压岩石的折返、变质岩石学和温压计算、变质变形年代学等多学科领域。其作了题为“Subduction interface processes:Importance of rheology, fluids and Tianshan within the ZIP project”的报告。详细地介绍了ZIP (Zooming In between Plates) 项目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目标并以西阿尔卑斯Monviso残余俯冲洋壳板片为例,阐述了不同岩石单元的流变性差异和流体作用对高压变质岩石的折返起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同时还介绍了近两年来在西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构造填图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提出西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是探索俯冲带深部岩石流变性、流体作用与俯冲带动力学过程耦合作用的一个理想窗口。

Timm John教授长期致力于低温高压环境下俯冲洋壳脱水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元素活动性的研究,是俯冲带流体研究方面的专家。研究兴趣还涉及利用卤素以及稳定同位素示踪流体作用过程、全球Cl循环等。其报告题目为“A mechanistic view on slab dehydration”。通过对阿尔卑斯蛇纹岩中初生网络状脉体的解剖,利用岩石矿物学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精细探讨了低温高压环境下俯冲板片脱水过程中脉体的形成机制,提出板片脱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自发地从早期缓慢多孔渗流(porous fluid flow)转变为晚期快速通道流(channelized fluid flow)的方式释放流体,从而形成大量脉体(vein)。

林伟、张连昌研究员等40余名老师和研究生聆听了报告会,并与两位来访教授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Phillipe Agard教授正在作学术报告)

   

  (Timm John教授正在作学术报告)

   

  (高俊研究员、林伟研究员与两位教授合影留念)

(洪涛 摄影 王信水 供稿)

附件

相关文档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电话:010-82998171 传真:010-8299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