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 中科院地球所

德国波斯坦地学中心透射电镜专家Richard Wirth来我室开展学术交流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9-13 | 【打印】 【关闭】 浏览:

  应我实验室主任秦克章研究员邀请,2017年9月6日,德国亥姆霍兹波兹坦地学研究中心(GFZ)的高级研究员Richard Wirth博士来我实做题为“Microstructure and Nanoinclusions in diamond unveil diamond genesis”的学术报告。Richard Wirth博士擅长运用透射电镜、聚焦离子束等对金刚石中的微小包体进行研究。

  交流会由秦克章和李晓峰研究员主持。中科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张毅刚研究员、潘永信研究员,我实验室范宏瑞、申萍、徐兴旺、苏本勋、张宝林研究员、李光明、唐冬梅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宋谢炎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其支撑系统杨赛红、唐旭工程师和我室30多名博士后、研究生等参加了交流会。

  Richard Wirth详细介绍了地球不同圈层,包括下地幔、上地幔、蛇绿岩、火山岩熔岩等环境中金刚石的显微结构和纳米级包体特征,指出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的纳米级包体是研究金刚石形成过程的有力工具,该手段极大地丰富了金刚石中识别出的包体类型。纳米级包体的观测指示下地幔环境中的金刚石是从碳酸岩熔体中结晶,上地幔环境中的金刚石则是从富Cl、K、P 、Ba、Si、Sr、C和水的高密度流体中结晶。报告着重介绍了蛇绿岩中金刚石包体的特征,Richard Wirth与合作者对比了多个地区蛇绿岩中的金刚石包体,包括西藏、蒙古、新疆、乌拉尔造山带等地,发现蛇绿岩中的金刚石包体主要为Ni-Mn-Co合金,都以富MnO为特征,推测该类金刚石可能从含碳质的金属熔体中沉淀而成。精彩的报告引起了全场参会人员的浓厚兴趣,报告结束后,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与Richard Wirth就金刚石的形成过程与相关研究手段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通过聆听Richard Wirth的精彩报告,更深入地了解了透射电镜、聚焦离子束在纳米级包体研究中的应用。结合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定位,这些分析技术在铜镍(铂族元素)和金矿床中铂族元素和金等元素的赋存形式、沉淀机制等研究方向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Richard Wirth与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开展过合作研究,近日与宋谢炎研究员合作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透射电镜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工作。Richard Wirth还参观了其离子探针、纳米离子探针和惰性气体实验室,对实验室的建设与高效运转赞不绝口。

  Richard Wirth博士简介:

  1976学士毕业于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地质矿物系, 1978年该校矿物学与电子显微镜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科隆大学、波鸿普尔大学任助理教授、研究所主任、高级科学家。1994年-至今任波斯坦地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和先进电子显微镜实验室Supervisor。2009年当选为美国矿物学会会员,2010年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员。发表论文315篇,14专著的章节,包括PNAS、NG、NC、EPSL、JGR等期刊论文,是享有盛名的矿物学家和透射电镜、聚焦离子束应用专家。

   

  图1 Richard Wirth介绍金刚石中的纳米级包体

   

  图2参会者与Richard Wirth热烈交流

   

  图3Richard Wirth与宋谢炎研究员参观惰性气体实验室

附件

相关文档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电话:010-82998171 传真:010-8299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