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 中科院地球所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 中科院地球所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5-21 | 【打印】 【关闭】 浏览:次
5月10日至13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院士带队考察了白云鄂博大型稀土-铌-铁矿,并参加了包头稀土研究院主办、我实验室参与承办的第三届“白云鄂博资源战略研讨会”。实验室范宏瑞研究员、杨奎锋副研究员,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岳衡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池建义主任、南京大学王汝成教授、北京科技大学谢玉玲教授、长沙矿冶研究院陈雯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曾普胜研究员,包头稀土研究院杨占峰教授、王其伟教授,以及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和内蒙古科技大学等单位人员参加了野外考察和研讨会。
白云鄂博是世界最大、最富的稀土矿床,其稀土储量占全国稀土资源的84%,占全球的36%,除稀土外,该矿床还蕴藏有丰富的铁、铌、钍和钪等资源。1935年何作霖先生在该矿发现了白云矿和鄂博矿(后分别被证实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两种稀土矿物,开创了我国稀土矿床研究之先河。由于稀土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上具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曾组织力量,对白云鄂博矿床的基础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大规模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为我国的稀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白云鄂博矿床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矿床成因仍未达共识,控矿构造不明,矿床中中重稀土储量和分布规律不明,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问题。
两天的野外工作考察了白云鄂博矿床的主矿、东矿和西矿采坑,矿区外围的白云鄂博“1号脉”—火成碳酸岩脉,系统地了解了H8赋矿白云岩的岩性、产状,稀土-铁矿石的矿物学特征、种类和产状,围岩蚀变类型等区域和矿床地质特征,各单位参加人员在野外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第三届“白云鄂博资源战略研讨会”上,我实验室范宏瑞研究员和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岳衡正高级工程师分别作了题为“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成矿过程”和“激光原位氟碳铈矿U-Th-Pb定年和Sr-Nd同位素分析”的报告。最后,吴福元院士对本次野外考察和研讨会做了总结发言,他建议尽快联合各相关单位对白云鄂博的稀土资源“摸清家底”,为国家战略决策作保障,以便更快、更充分、更高效地利用稀土-铌等资源。
通过此次野外考察和战略研讨会,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解决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存在的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为与会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讨论平台,明确了今后在白云鄂博矿床的研究方向。
吴福元院士等观察白云鄂博矿石
吴福元院士等听取白云鄂博矿床勘探与研究历史讲解
考察团成员在白云鄂博矿区合影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电话:010-82998171 传真:010-82998170